受工伤公司不赔偿可以仲裁吗?该怎么办?


当劳动者受工伤后公司不赔偿时,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内容。首先,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工伤赔偿纠纷里,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解决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所以,受工伤后公司不赔偿属于劳动争议,完全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那么具体该怎么办呢?第一步,要先确定自己是否已经被认定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具备后续要求赔偿的基础。第二步,准备好相关材料去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明、被申请人的注册登记资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书、病历、医疗费发票等。第三步,等待仲裁委受理和审理。仲裁委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进行审理。第四步,根据仲裁结果来处理。如果劳动者胜诉,公司需要按照仲裁裁决进行赔偿。如果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总之,受工伤公司不赔偿时,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有法可依的,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