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私下达成赔偿后能起诉吗,法院会怎么判?


工伤私下达成赔偿协议后是否能起诉以及法院如何判决,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工伤私下达成赔偿协议后是可以起诉的。法律赋予了当事人诉权,即使双方已经达成了赔偿协议,当事人依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这就好比两个人商量好了一件事,但其中一方觉得商量的结果不满意,还是有权利去法院让法官来评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工伤赔偿纠纷属于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范畴,所以能通过起诉解决。 然后,关于法院怎么判,这主要看赔偿协议是否存在可撤销或者无效的情形。如果赔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一致,且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等情形下签订的,法院通常会认定协议有效,会驳回起诉方要求重新赔偿的请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达成的协议是真实意思的表达,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例如《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然而,如果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等情况,法院可能会判决撤销或变更该赔偿协议。比如用人单位隐瞒了劳动者工伤应享有的法定待遇标准,导致劳动者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签订了赔偿协议,这种就属于欺诈行为,法院可能会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伤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重新确定赔偿金额。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