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后能起诉要求赔偿吗


工伤后是可以起诉赔偿的,但不是直接起诉,有相应的前置程序。 首先,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工伤赔偿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当发生工伤后,一般先由纠纷双方进行友好协商。这很好理解,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商量赔偿的事情。相关法律依据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要是协商不成,接下来可以寻求调解机构的帮助,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调解就是找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帮忙沟通协调双方的分歧;仲裁则是由专业的仲裁机构,根据事实和法律来做出裁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只有当历经所有协商、调解及仲裁程序后仍未能达成协议,并且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有权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而且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另外,如果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对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所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存在异议,他们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同时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工伤后起诉赔偿是可以的,但要遵循法定的程序,一步一步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为一些权益问题产生的纠纷,像工资、工伤赔偿等问题。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