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提出辞职就被裁员该如何赔偿?


在探讨刚提出辞职就被裁员的赔偿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辞职和裁员这两个法律概念。辞职,指的是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而裁员,则是用人单位由于自身的经营等原因,单方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这两种情况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而言,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根据该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通常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然而,若劳动者提出辞职后,用人单位立即以裁员的名义解除劳动合同,就需要看用人单位的裁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有严格的条件和程序要求。如果用人单位的裁员不符合这些规定,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该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但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劳动者已经明确提出了辞职申请,这可能会对赔偿的主张产生影响。因为辞职申请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劳动者有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愿。不过,如果有证据证明劳动者提出辞职是受到用人单位的欺诈、胁迫等情形,那么劳动者依然可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用人单位以不支付工资等手段逼迫劳动者提出辞职,之后又以裁员为由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所以,刚提出辞职就被裁员能否获得赔偿以及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劳动者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辞职申请、裁员通知等,以便在必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