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性质划拨和出让的区别是什么
最近在考虑买房,发现有的房子土地性质是划拨,有的是出让,不太明白这两种土地性质有啥不一样。担心会影响房子的产权、交易这些方面,想详细了解下土地性质划拨和出让到底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呢?
展开


土地性质划拨和出让存在多方面区别。 首先是性质不同。土地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简单说,就是政府把地给特定使用者,可能免费或者只收点成本费用。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像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等,经批准可以划拨取得。土地出让则是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这是一种有偿的转让方式。 其次是取得方式不同。土地划拨需要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获得批准,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才能使用土地,也可能无偿获得。而土地出让主要通过协议、招标、拍卖等方式实现,出让价格按市场行情确定。 使用期限也有差异。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而出让土地根据用途不同有明确使用年限,比如居住用地七十年,工业用地五十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等。 权利义务方面也不同。划拨土地通常不得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等操作,使用受到较多限制。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人在法定规范内有处置权,可进行转让、出租和抵押。 最后,适用的房屋类型不同。划拨土地一般用于公益事业用地或回迁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出让土地上大多建造商品房等商品住宅。 相关概念: 土地划拨:政府将国有土地以无偿或低成本方式分配给特定使用者的行为。 土地出让:国家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有偿让与使用者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