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有哪些区别,又分别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我最近找工作,有些公司签劳动合同,有些签劳务合同,不太清楚这两种合同具体有啥不同。而且听说签不同合同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不一样,想了解下具体的区别以及潜在的法律风险。
展开 view-more
  • #合同区别
  • #法律风险
  • #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
  • #劳动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具体如下: **主体资格方面**: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另一方是劳动者个人,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范围更广,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例如,一家公司与员工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该公司请的临时保洁人员,双方签订的可能就是劳务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条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 **主体关系方面**:劳动合同强调劳动者加入用人单位后形成的关系,双方存在命令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等级关系;劳务合同侧重于建立单纯直接的服务关系,供劳务方只需按协议履行工作任务,无需完全接受外部管理指挥。比如,公司员工需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听从上级安排;而临时保洁人员只需按约定完成保洁任务即可。 **风险承担方面**:劳动合同中,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一员,新劳动关系产生的风险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合同中,提供劳务方自主决定劳动力资源运用,出现风险需自负其责。例如,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一般由单位承担相应责任;而临时保洁人员自己不小心受伤,通常需自己承担责任。 **报酬支付方面**:劳动合同中支付给劳动者的酬劳称“工资”,薪资制度基于劳动力产出分配,支付方式及金额受法律法规严格规定;劳务合同中支付给提供劳务方的报酬称“劳务费”,主要由双方商议确定,法律监管力度相对较小。比如,工资支付有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而劳务费则更具灵活性。 **法律风险方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如未按时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等,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劳动者可通过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等维权,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且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劳务合同若一方违约,需按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一般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