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雇佣和公司雇佣该如何区分?


在探讨个人雇佣和公司雇佣的区分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二者的基本概念。个人雇佣,指的是自然人作为雇主,直接雇佣劳动者为其提供劳务。比如说,家里请的住家保姆,就是雇主个人与保姆之间达成的雇佣关系。而公司雇佣,是法人(也就是公司)作为雇主,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章制度,招聘员工并形成的雇佣关系,像我们常见的在各类企业上班的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公司雇佣。 从主体资格方面来看,个人雇佣中的雇主是普通的自然人,其本身不具备像公司那样完善的组织架构和运营体系。在这种雇佣关系中,雇主通常以个人名义与劳动者建立关系,并且个人需要直接承担雇佣过程中的各种责任。公司雇佣的雇主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公司有自己独立的财产、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这就表明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与个人雇主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雇佣合同的形式和内容上,二者也存在差异。个人雇佣中,很多时候可能没有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大多是基于双方的口头约定。即便有书面合同,其内容也相对简单,可能只是对工作内容、报酬等基本事项进行约定。一旦发生纠纷,由于缺乏明确的书面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很难界定。公司雇佣一般会签订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内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会详细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多方面的条款。这些条款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能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条款。 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方面,二者的差距也比较明显。个人雇佣中,劳动者一般很难享受到完善的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雇主通常不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劳动者在遇到工伤、患病、失业等情况时,往往只能自行承担风险。而且在假期、带薪休假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保障。公司雇佣的劳动者则依法享有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公司需要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此外,员工还享有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病假、产假等各种假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在纠纷解决机制上,二者也有所不同。个人雇佣中发生的纠纷,一般按照民事纠纷来处理。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司雇佣中发生的劳动纠纷,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劳动仲裁是劳动纠纷解决的前置程序,只有经过仲裁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个人雇佣和公司雇佣在主体资格、合同形式和内容、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劳动者在选择就业时,应当充分了解这些区别,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以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