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怎样才能受到法律保护?
我刚签了份租赁合同,心里有点不踏实,不知道这份合同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受到法律保护。我担心合同里有些条款可能不符合规定,到时候出了问题没法保障自己的权益。想了解下租赁合同受法律保护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展开


要让租赁合同受到法律保护,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从合同主体方面来看,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当事人要能够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例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在主体资格上是符合要求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合同的内容要合法。合同中的条款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租赁合同中不能约定违法的用途,像将房屋租给他人用于非法经营活动。《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再者,合同的签订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这就是说,双方是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合同,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中有明确规定。 另外,租赁合同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虽然《民法典》第七百零七条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但书面合同可以更清晰地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纠纷的发生。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租赁合同,可能还需要满足特定的形式要求或办理相关的手续。例如,房屋租赁合同可能需要进行备案登记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