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补差价该怎么计算?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公司之前承诺同工同酬,但实际发放工资时和同岗位其他人有差价。我想了解下,按照法律规定,这个同工同酬的补差价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呢?
展开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在计算同工同酬补差价时,关键在于确定合理的参照标准和计算期间。参照标准通常是与劳动者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从事同种工作的其他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如,在同一车间、同一岗位上,其他员工的平均月工资是5000元,而您由于某些原因只拿到了4500元,那么每月的差价就是500元。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这为同工同酬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劳动者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同工同酬,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补足工资差额。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计算期间是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存在长期未按照同工同酬支付工资的情况,那么可以要求补足相应期间的差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劳动者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