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员工私自卖公司货物该如何处理?
我是一家小公司老板,最近盘货时发现有货物数量对不上,调查后发现是有员工私自把公司货物拿去卖了。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是直接报警还是走其他法律途径?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办法。
展开


当发现员工私自卖公司货物时,这涉及到多方面的法律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处理办法。 首先,从民事法律角度来看,员工私自售卖公司货物的行为构成了对公司财产权的侵害。公司的货物属于公司的财产,员工没有经过公司的授权就将其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公司对货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公司有权要求该员工返还因私自售卖货物所获得的利益,如果货物无法返还,员工需要按照货物的市场价值进行赔偿。 其次,从刑事法律角度分析,如果员工私自售卖公司货物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可能会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员工利用自己在公司中担任的职务所赋予的权力和便利条件,如管理、经手货物的便利等。不同地区对于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以三万元为起点。 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公司可以先进行内部调查,收集相关证据,如货物的销售记录、员工的操作记录等。如果证据确凿,公司可以先与员工进行沟通,要求其返还货物或赔偿损失。如果员工拒绝配合,公司可以考虑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同时,公司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员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总之,发现员工私自卖公司货物后,公司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民事和刑事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