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伤产生的纠纷该如何处理?工伤认定中止是什么意思?
在工作中受了伤,和单位就工伤的事产生了矛盾,不太清楚该通过什么办法解决。而且在申请工伤认定过程中,听到了工伤认定中止这个说法,不明白具体是什么含义,想了解下因工伤产生纠纷的处理办法以及工伤认定中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展开


因工伤产生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就工伤认定、赔偿等问题进行沟通,争取达成一致意见,这是较为简便快捷的方式。 若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能从中斡旋,促使双方互相理解,达成调解协议。 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这是解决工伤纠纷常用的法律途径。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公正裁决。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工伤认定中止,简单来说,就是工伤认定程序暂时停止。工伤认定本是严谨且需多方证据支持的过程,若在某些关键环节存在争议或缺失必要依据,就要暂停认定程序,待相关条件满足后再继续。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出现以下情况会中止工伤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且正在依法定程序处理期间;二是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的结论为依据,但有关部门尚未作出结论;三是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作出;四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的情形。 当中止原因消除后,比如劳动关系争议解决、事故结论作出、不可抗力因素消失等,申请人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恢复工伤认定的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重新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材料作出认定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