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房子究竟应该怎么分?


离婚后房子的分割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婚前一方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房子** 这种情况一般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通常不进行分割。但是,如果婚后夫妻双方有共同还贷部分,那么对于共同还贷及其增值部分,另一方有权要求补偿。这是因为婚后共同还贷的行为使得该部分财产具有了夫妻共同财产的属性。例如,一方婚前贷款买了一套房,婚后夫妻共同偿还贷款,离婚时,另一方可以就共同还贷及相应增值部分主张补偿。 **二、婚后购买的房子** 不管登记在一方还是双方名下,若无特殊约定,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常见的分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协商由一方取得房屋所有权,对另一方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另一种是将房屋变卖后分割价款。例如,夫妻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离婚时协商房子归一方所有,那么这一方需要给另一方50万元的补偿;或者将房子卖掉,所得价款双方平分。 **三、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 1. 婚前父母出资为自己子女购买且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属于个人财产。比如,男方父母在男方婚前出资为其购买了一套房,登记在男方名下,该房就是男方的个人财产。 2. 婚后父母出资购买,若没有明确表示是对一方的赠与,一般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婚后男方父母出资购买了一套房,没有明确说明是只赠与男方,那么这套房就是夫妻共同财产。 **四、双方有约定的情况** 如果双方对房屋归属有约定,那么按照约定进行分割。但需要注意的是,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否则可能不被法律认可。例如,夫妻双方签订了书面协议,约定某套房子归女方所有,那么离婚时就按照该协议执行。 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夫妻财产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财产权益,确保财产分割的公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