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干活,包工头和个体户公司拖着不给钱且没有欠条该怎么办?


如果在工地干活,包工头和个体户公司拖着不给钱且没有欠条,不用过于着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解决: 首先,可以尝试与包工头和个体户公司进行协商。直接找他们,表明自己的诉求,要求支付工资。很多时候,双方沟通后问题能得到解决。若协商达成一致,最好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资数额、支付时间等内容,以便后续有依据。 要是协商不成,还能向相关部门求助。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责令其支付工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也可以向相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通过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还能申请劳动仲裁。虽然没有欠条,但可以收集其他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的事实。比如,与包工头的通话录音、短信或微信聊天记录(需提及工资拖欠情况);找一起干活的工友作为证人,证明您在该工地工作且未收到工资;工作证、考勤记录、工作服等能证明在工地工作的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时需注意,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法院起诉时,要准备好起诉状、仲裁裁决书和相应的证据。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并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的行政执法活动。 调解组织: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是依法设立的调解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通过沟通协商,促使劳动争议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