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证据要怎么找?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寻找和收集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寻找征地拆迁证据的方法及相关解释: **一、完善土地房屋各类权属证明及手续** 土地和房屋的权属证明文件是证明被征收人对土地和房屋拥有合法权益的关键证据。例如,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这些证件能够明确土地和房屋的归属。如果相关证件有缺失或丢失,要尽快依法补办。比如,有的老旧房屋可能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完整的产权证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咨询律师,了解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补办或确认其合法性。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明确了土地和房屋权属的重要性以及在征收过程中的相关规定。 **二、预先估算并记录财产价值** 在征地拆迁前,被征收人应当对自己的财产进行详细的清点和价值预估,最好能列出一份财产价值清单。对于房屋价值较大的,甚至可以先请一家评估公司做一个事前评估。同时,要对房屋整体外观、周边环境、室内装修情况、一些大件财物的摆放等情况进行拍照录像,这是对房屋现状的取证。因为在征收过程中,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可能会对被征收人的补偿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被征收人对评估结果不满意,自己预先的评估和记录可以作为参考,证明财产的实际价值。 **三、对征收公告等公开资料进行影像留档** 房屋征收时,市、县级人民政府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并在被征收范围的街道张贴,在网络平台及电视等渠道进行通知。这份征收公告会载明具体的征收范围、补偿方案、补偿标准、搬迁腾房期限和对应的救济途径等事项。被征收人有必要在征收公告发布之后,及时对公告进行拍照留存。此外,房屋征收过程中还可能会收到各种红头文件,也要把这些文件一一收集和保存好。因为这些文件是征收过程中地方行政行为的体现,如果文件存在违法之处,被征收人可以将其作为维权证据。例如,如果征收公告中规定的补偿标准明显低于市场价值,被征收人就可以依据公告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妥善保存评估报告等房屋估值文件** 房屋征收部门会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并向被征收人转交分户评估报告,这个报告直接反映被征收人能获得的补偿款数额。被征收人一定要保存好评估报告。如果补偿不合理,在后期维权中,可以根据这份评估报告,审查评估机构的选择方法是否合法、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是否具有专业资质、评估报告的公示、转交是否符合法律程序等。如果确实存在违法之处,被征收人可以以此作为维权的有效证据。 **五、强制拆迁期间收集现场证据** 在强制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要收集人员、机械设备以及拆除行为的现场证据,比如拍摄强拆现场的视频、照片等。如果有报警,要保留好报警电话录音。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诉讼中非常关键,能够帮助法院更直观地了解强拆的具体情况,以便作出合理的赔偿判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主要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被征收人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可以根据上述内容进行证据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