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结束了被劝退离职该怎么处理?


当试用期结束后被劝退离职,可以参考以下方法来处理: 首先,明确辞退原因。向公司询问清楚辞退的具体理由,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不同的辞退原因,会对应不同的处理方式。 其次,判断辞退是否合法: - 如果是因为劳动者个人存在严重过错,例如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等(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公司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应要求公司及时结算工资并办理离职手续。 - 若是基于公司运营调整等无过错性原因,比如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岗位调整等(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相关情形),劳动者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 若公司存在违法辞退情形,如未提前通知、未说明正当理由等,劳动者则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数额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再者,如果认为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 与公司协商沟通,尝试解决问题。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看是否能够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 若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前往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原劳动管理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的劳动仲裁申请书,并附带相关材料,如仲裁申请书原件两份、申诉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一份、相关证据复印件以及详细的证据清单各两份、用人单位的工商注册资料(部分地区可能无需提供此项资料)。在提交材料后的五个工作日内,仲裁委员会将予以立案受理,随后会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举证期限及答辩期限,再进入正式的庭审环节。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员会将对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无果,则作出最终裁决。劳动仲裁的整个过程通常在六十日内完成(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 -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辞退通知、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备后续可能的劳动仲裁或诉讼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