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被劝退离职该怎么进行仲裁?


试用期被劝退离职申请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收集证据。需要搜集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能证实你在该单位工作过,是后续仲裁的重要支撑。 其次,尝试协商。与用人单位进行真诚友好的沟通和协商,争取达成妥善解决方案。若协商后单位愿意纠正错误做法,给予合理补偿或让你继续工作,问题就能较好解决;若协商未果,则进入下一步。 然后,提起仲裁申请。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内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要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会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若受理,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若不提交,不影响仲裁程序进行。 接着,参加庭审。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会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回申请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裁决。 再然后,进行调解与裁决。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若调解不成,仲裁庭应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裁决。 关于赔偿方面,需分情况讨论。如果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比如没有合理理由就劝退你,你有权要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一般为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但如果是因为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如多次旷工、严重失职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或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无法完成岗位基本工作任务、不具备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等,用人单位辞退你则无需支付补偿金。 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