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案件?


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案件,主要涉及刑事诉讼程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案件的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指的是用人单位或个人,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明确规定了此罪名。简单来说,如果老板明明有钱却故意拖欠工资,在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支付后还是不给,就可能构成这个犯罪。 接着是报案与立案。当劳动者遭遇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展开调查,若发现存在犯罪嫌疑,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会对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这里的立案标准通常包括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不同地区会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然后是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立案后,会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可能会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进行现场勘查等。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公安机关会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之后是审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会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人民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等。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最后是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在审理过程中,会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经过审理,如果认定被告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会根据犯罪情节依法判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整个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案件的处理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