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拖欠工资的人该如何解决?


当遇到有人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首先,我们要先了解工资的定义。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最简单的方式是与拖欠工资的人进行协商。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对方沟通,了解拖欠工资的原因,尝试协商出一个支付工资的时间和方式。毕竟很多时候可能是对方遇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通过友好协商或许能解决问题。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如果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将面临刑事处罚。所以,当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要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