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工伤私了该怎么谈赔偿?


当劳动者受了工伤后选择私了谈赔偿,这是一种相对便捷的解决方式,但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方法。首先,我们要明确工伤的概念。工伤指的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保险条例》是处理工伤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在私了谈赔偿前,劳动者应先确定自己是否属于工伤范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确定属于工伤后,就要了解赔偿项目。一般来说,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津贴等。医疗费是指治疗工伤所需的费用,按照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护理费根据生活自理障碍程度支付。如果造成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在谈赔偿时,劳动者要收集好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工伤事故报告等。这些证据能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伤的事实和程度。然后,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可以先提出自己了解到的合理赔偿要求,并且说明依据的法律条文。在沟通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要提出过分不合理的要求。如果双方对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可以考虑寻求劳动仲裁机构或者律师的帮助。劳动仲裁机构是专门处理劳动纠纷的,能依据法律和事实做出公正的裁决。律师则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谈判经验,能更好地维护你的权益。总之,工伤私了谈赔偿要依法依规,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合理的方式争取自己应得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