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该如何写信以及怎么办?


如果遇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关于怎么写信以及怎么办,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说写信。写信的目的一般是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来促使问题解决。信的开头要写清楚致送部门,比如当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建设行业主管部门等。然后在正文中,详细说明自己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接着阐述工作情况,例如在哪个项目工作、工作时长、工作内容等;重点说明工资拖欠情况,如应发工资数额、实际发放情况、拖欠时长等;最后表达自己希望解决问题的诉求。信件结尾要署名并写上日期。 再说遇到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第一步是协商。您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提出支付工资的要求。多数用人单位考虑到诉讼成本和负面影响,可能会同意支付合理工资。双方达成一致后可签订和解协议,但要注意这个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 若协商不成,第二步可以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让其主持调解。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第三步可以申请仲裁。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仲裁开庭前会安排调解,此时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般来说,因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引发的争议,对于用人单位是一裁终局的。 要是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第四步还可以起诉。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之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法院起诉。 另外,如果是因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拖欠工程款等导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可直接向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投诉处理;若不属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可向用工所在地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处理。同时,农民工也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发出支付令。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是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调解和裁决的活动 。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