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困难时进行全员降薪是否合法?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不佳,面临资金紧张等问题,打算全员降薪以降低成本。但员工们对此有疑虑,担心降薪会影响自身权益。想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全员降薪到底合不合法,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
展开


公司经营困难时进行全员降薪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降薪须以变更劳动合同为依据。因为薪资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条款,任何形式的薪资变更都属于对劳动合同条款内容的调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也就是说,公司若要降薪,需要与员工进行细致的商议并征得员工同意,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且不能违反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之规定。 其次,若公司单方面降薪,需满足一定条件才可能合法。比如,公司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形是降低工资的前提。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同时,还需要有劳动合同约定或规章制度规定。即对于确定的薪资标准不能随意减少,只能出现特定的情形,并事先在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即使出现经营困难,在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也不能减薪。并且,减薪必须是整体进行,不能进行歧视性降薪,例如只给部分员工或特定的员工减薪,这种属于违法行为。 另外,从一些实务案例来看,法院在判断降薪是否合法时,还会考虑降薪方案是否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和通过,降薪幅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是否不至于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因素。例如,有的法院认定用人单位因经营严重困难,为适度降低成本渡过难关,按单位规章制度决定“全员降薪”,并非针对个别或部分劳动者的行为,且降薪幅度不至于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降薪行为合理合法,应得到理解和支持。但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授权任意降薪,无疑是违法行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