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困难时进行降薪是否有法律依据?
我们公司目前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资金紧张,想通过降薪来缓解压力,但又担心这样做不符合法律规定。想了解下企业在经营困难时降薪具体要满足哪些条件,怎样操作才是合法合规的。
展开


企业经营困难时降薪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法律依据的,但需遵循相关法律规范,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法律规定来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如果企业想要降薪,需要和员工进行协商,并形成书面的协议,经双方确认后,才能对劳动合同中关于薪酬的部分进行修改。例如,企业因经营困难需降低员工薪酬20%,就应当与员工逐一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 其次,降薪的方式必须合法合理。比如通过业绩考核调整薪酬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合理方式。但如果用人单位未经协商单方降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视为克扣工资。例如,企业在没有与员工商量的情况下,直接降低员工的基本工资,这是不合法的。员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行使解除权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赔偿金。 最后,企业在面临经营困境时,若要降薪必须合法合规,也就是要与员工充分协商,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如果企业确实经营困难,需要与员工坦诚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协商出一个合理的降薪方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