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期间会发工资吗?


产假期间是有工资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相关法律明确保障了女职工产假期间的权益。我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也指出,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其次,关于产假工资的发放,分两种情况: 1. 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了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生育津贴计算方法为: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若生育津贴高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不得克扣;若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原工资标准,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例如,某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某女职工产假为98天,那么她的生育津贴为6000÷30×98 = 19600元。若她本人原工资标准为7000元/月,那么单位需要补足差额部分。 2. 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最后,产假工资的发放方式一般有两种: 1. 女职工产假期间先行发放产假期间工资(固定的基本工资,不含奖金和其他红利补贴)。待生育津贴申领到账后,进行对比,如果已发工资低于生育津贴,公司将差额部分一次性补发;如果已发工资高于生育津贴,也不再补扣差额部分。 2. 先计算能够申领的生育津贴,从公司财务借款发放。等到申领完毕后用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来冲抵借款。同时,将产假期间工资与生育津贴进行对比,若有差额,则公司再将差额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