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公积金和社保是否违法?


在探讨降低公积金和社保是否违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别了解一下公积金和社保的基本概念。公积金,也就是住房公积金,是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主要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等。而社保,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对于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如果单位确实存在困难,需要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的,必须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并经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报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批准。待单位经济效益好转后,再提高缴存比例或者补缴缓缴。也就是说,未经合法程序擅自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是违法的。 在社保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同时,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如果用人单位擅自降低公积金和社保的缴纳比例,职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公积金问题,职工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要求单位补缴。对于社保问题,职工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反映,由相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此外,职工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未经合法程序降低公积金和社保是违法的。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