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是否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我受了工伤,单位在赔偿问题上和我达不成一致。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必须得先进行劳动仲裁,不仲裁直接起诉行不行?还有就是劳动仲裁具体是怎么个流程?
展开


工伤赔偿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以下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当劳动者遭受工伤伤害且已被评定伤残等级,但用人单位未履行相应赔偿义务时,劳动者须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这是因为工伤问题属于劳动关系中的一种劳动争议情形,相关法律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的原则。未经仲裁裁决的诉求,法院原则上不受理。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其中就包括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也明确指出,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然而,并非所有工伤赔偿问题都必须经过仲裁。如果工伤认定没有异议,双方对赔偿事宜能够协商一致,那么可以直接通过工伤保险程序处理,无需进行仲裁。例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工伤事实、伤残等级以及赔偿金额等都没有争议,用人单位愿意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赔偿,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劳动仲裁。 如果存在争议,如关于工伤认定、赔偿金额等,劳动者可以先尝试协商或调解。协商是双方直接沟通解决争议的首选方式,调解则是通过第三方的协助来协助双方达成共识。若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问题,就需要考虑劳动仲裁。在进行劳动仲裁时,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书等,并遵循法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裁决。 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存在异议,可于十五个自然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