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法律途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流程及所需资料: ### 劳动仲裁流程 1. **提交仲裁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人需要在一年内(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原件二份,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如果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 **仲裁委受理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通知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会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4. **开庭审理**:在开庭过程中,需要明确仲裁请求,双方进行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进行辩论,最后进行陈述。 5. **调解**:仲裁庭会尝试对双方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6. **作出裁决**: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庭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 ### 劳动仲裁所需资料 1. **申请人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是劳动者,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如果申请人为用人单位,需附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2. **劳动关系证明文件及其他相关证明**:用于证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3. **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明确被申请人的主体信息。 4. **其他材料**:如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以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还需要提交《提交证明材料清单》(一式两份)。此外,根据具体的仲裁请求和案件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相关证据材料,如加班记录、工资拖欠证明等。 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例如第二十七条规定了仲裁时效,第二十八条规定了仲裁申请的相关要求,第二十九条规定了仲裁委受理审查的程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