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是怎样规定的?

我是一名普通劳动者,最近感觉自己的一些权益好像被侵犯了,但不太清楚具体有哪些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想了解一下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到底是怎么规定的,能让我知道自己该争取哪些权益,在遇到问题时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劳动者权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其实并不是一部单一的法律,在我国,涉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对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都做了规定。比如说,它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并且要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 《劳动合同法》则更侧重于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它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还应当具备一些必备条款,如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这保障了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能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此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它为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比如,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些法律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全方位地保障着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