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孤证不能定案有哪些法律规定?

我在处理一个纠纷时,遇到只有一个证据的情况。对方却想用这一个证据来定我的责,我觉得不合理。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孤证不能定案是怎么规定的,这个规定在实际案件里是怎么应用的,能帮我避免被不合理定责吗?
展开 view-more
  • #孤证定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孤证不能定案”并不是一条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证据规则。它的意思是,仅仅依靠单一的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需要有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才行。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虽然没有直接表述“孤证不能定案”,但有许多相关的法律规定体现了这一规则的精神。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表明,不能仅依据被告人的口供这一孤证来定罪,必须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在民事诉讼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十条也规定,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一)当事人的陈述;(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三)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陈述的证言;(四)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五)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制品。这些规定意味着,当出现上述这些证据时,不能仅仅依靠它们来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其他证据进行补充和印证。 在实际案件中,遵循“孤证不能定案”规则是为了确保司法公正,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单一的证据可能存在虚假、不准确或者片面的情况,通过多个证据相互印证,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还原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当只有一个证据时,法院通常不会仅凭这一个证据就作出判决,而是会要求提供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主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