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违约金的约定程序是怎样的


竞业限制违约金的约定程序如下: 首先,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需要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当中对竞业限制条款进行清晰规定,同时明确违约金的具体金额以及相应的计算方式。比如,要写明在竞业限制期间内,劳动者若违反规定,是按照一个固定金额支付违约金,还是按照比如违反行为导致公司损失的一定比例等方式来计算违约金。这一步能让双方清楚知晓违约后果及责任。 其次,违约金数额要合理。违约金水平须适中,不能过高或过低,需依据实际状况、双方商议而定 。在平等主体前提下的合同法领域内,采取补偿性为主惩罚性为辅的原则。在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和促进就业的社会需求下,对劳动者适用惩罚性违约金不大可能被司法裁决接受。所以,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大致可理解为补偿性的,其标准事实上的参照是违约行为可能造成单位的损失。如果违约金与造成的单位损失是相称的,就是合理有效的;如果违约金显然大于会造成的损失,就是不合理的,可能会被调整。从单位的立场看,可先把违约金约定高些,发生纠纷后调低相对容易,调高则较难。 再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后,用人单位有义务向劳动者通告关于竞业限制的详细内容以及违约金的相关约定,确保劳动者清楚自己仍受竞业限制约束及违反后果。 最后,用人单位还需对劳动者是否严格遵守竞业限制条款进行有效监督,一旦发现劳动者存在违约行为,便应立即追究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相关概念: 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补偿性违约金:意在补救对方损失,实现合同的目的。 惩罚性违约金:意在惩罚违约行为,保证合同的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