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是什么?

我想找一份非全日制的工作,但是不太清楚这种用工形式的小时计酬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心里很没底,怕自己被坑。想知道具体按照什么标准来确定,是有统一规定还是每个地方不一样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非全日制
  • #小时计酬
  • #用工标准
  • #劳动报酬
  • #最低工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简单来说,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这是法律底线,用人单位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能比这个标准低。 最低工资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来规定的,并且要报有关机关备案。这也就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存在差异。 确定和调整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不是随意的,应当综合参考多个因素。首先是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其次要考虑单位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如果当地政府颁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未包含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因素的,还得把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考虑进去;另外,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稳定性、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与全日制就业人员之间的差异也在参考范围内。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有一个测算方法: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月最低工资标准÷20.92÷8)×(1 + 单位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比例之和)〕×(1 + 浮动系数) 。 在已经出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地区,对于是否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纳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这一问题,处理办法至少有三种:一是将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纳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小时最低劳动报酬)之中。 相关概念: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