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套内面积缩水了该怎么办?


当遇到房屋套内面积缩水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缩水幅度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首先,要明确面积误差比的计算方式,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 - 合同约定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 如果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这种情况属于合理误差范围。按照规定,应当据实结算房价款。也就是说,开发商需要按照实际测量的套内面积来计算房价,多收的部分要退还给购房者。例如,合同约定面积是100平方米,实际测量面积是98平方米,误差比为(98 - 100)÷100×100% = -2%,在3%以内,那么购房者只需按照98平方米的实际面积支付相应的房价款,开发商需退还2平方米对应的房价款。 如果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此时购房者有两种选择: 1. 选择退房。购房者有权解除购房合同,开发商应当退还购房者已支付的全部购房款以及相应的利息。例如,合同约定面积100平方米,实际测量面积为90平方米,误差比为(90 - 100)÷100×100% = -10%,超出了3%,购房者若选择退房,开发商需退还全部购房款和相应利息。 2. 选择不退房。如果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比如上述例子中,3%以内部分即3平方米(100×3%)的房价款由开发商正常返还,超出3%部分即7平方米(10 - 3)的房价款,开发商需双倍返还给购房者。 此外,如果购房者对产权证上所标明的面积有怀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因为就现行的法律法规而言,面积的复测只能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提请,测量单位一般不接受个人及其他组织的复测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