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保基数不按照实际工资缴纳怎么办?


公司社保基数不按照实际工资缴纳是一种常见但不合法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分析相关法律规定和应对办法。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社保基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你实际挣的钱来确定你社保缴费的基础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以及《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法律条文都明确了公司有义务按照职工的实际工资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并足额缴纳社保费用。 公司不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社保,会给职工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比如,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缴费基数低会导致个人账户积累少,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会相应减少;在医疗报销、失业金领取、工伤赔偿等方面,也可能因为缴费基数不实而受到影响。 如果你发现公司存在社保基数不按照实际工资缴纳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一步,你可以先和公司进行沟通协商,向公司说明法律规定,要求公司按照实际工资调整社保基数并补缴差额。很多时候,公司可能是由于疏忽或者误解才出现这种情况,通过友好沟通可能就能解决问题。 如果和公司协商不成,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投诉举报。你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比如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明你的实际工资情况。相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公司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会责令公司限期改正,并补缴相应的社保费用。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不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相对复杂,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比较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