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物业费物业不提供服务该怎么办?


当业主交了物业费,而物业却不提供服务时,这涉及到业主与物业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物业费和物业服务合同的概念。物业费是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的,用于购买物业服务的费用。而物业服务合同则是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物业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为业主提供相应的服务。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物业不履行这些义务,就是违约行为。 当遇到物业不提供服务的情况,业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步,可以先和物业进行沟通协商。业主可以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向物业指出其未履行的服务内容,并要求其限期整改。这是比较温和且直接的解决方式,很多时候通过沟通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协商无果,业主可以向业主委员会反映情况。业主委员会是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有权利和义务监督物业的服务质量。业主委员会可以与物业进行谈判,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若物业仍不改正,业主委员会可以考虑更换物业服务企业。 另外,业主还可以向当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管部门有权对物业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责令其整改。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物业承担违约责任,比如继续履行合同、赔偿损失等。在诉讼过程中,业主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物业服务合同、物业费缴纳凭证、物业未提供服务的照片、视频等,以证明物业存在违约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