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没有按月发放被拖欠了该怎么办?


如果工资没有按月发放被拖欠了,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明确,工资应当按月发放,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且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也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超过30天还未结算工资的,即为无故拖欠工资。 当遭遇工资被拖欠,有以下几种解决办法: 一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一旦用人单位接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通知,在其压力下可能会及时支付工资。这是比较便捷的方式,一般可优先选择。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是12333,多数地区是24小时人工服务。 二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若劳动投诉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就只能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必须先经劳动仲裁。要注意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三是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支付令。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的,除一裁终局单位不能起诉的裁决外,其它裁决任何一方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若对仲裁结果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且达到一定金额,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举报并请求协助报案,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会面临相应刑事处罚。 在维护自身权益过程中,要注意搜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