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案件为什么不入刑?
我遇到了一些劳动法相关的纠纷,公司拖欠工资、加班不给加班费等,感觉这些行为很恶劣。我想知道为什么劳动法案件一般不入刑,难道这些违法行为不能用刑法来制裁吗?我很疑惑这背后的法律逻辑。
展开


要了解劳动法案件为何通常不入刑,我们得先分别认识劳动法和刑法这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劳动法主要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就像是劳动关系中的‘调节器’,重点在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法权益,解决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而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是用来惩罚那些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具有较大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是法律体系中的‘最后防线’。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般采取行政处理、经济赔偿等方式来处理。比如,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劳动者的损失,督促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 而刑法有其严格的入罪标准,不是所有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都能达到刑法所要求的严重程度。不过,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劳动法案件一般不入刑,是因为大部分劳动纠纷通过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就能妥善解决,而只有那些达到了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的劳动违法行为,才会动用刑法来进行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