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处罚拖欠工资的行为?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最近几个月工资都没按时发,已经拖欠有段时间了。我想知道法律对于这种拖欠工资的情况是怎么处罚的?是只让公司把工资补上,还是会有其他更严厉的惩罚措施?想详细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法律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制定了一系列处罚措施,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在民事责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其次,劳动者还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等。要是对仲裁裁决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在某些情形下,拖欠工资还可能涉及刑事处罚。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其行为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一般是指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一旦构成此罪,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若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总之,法律对于拖欠工资行为从多个层面进行规制,以保障劳动者能及时足额获得劳动报酬。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