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月工资是怎么算的?
我之前在工作的时候受了工伤,现在涉及到赔偿的问题。我不太清楚赔偿月工资这块是怎么算的,是 按照我平时实际拿到手的工资算,还是有别的计算方法呢?想了解下具体的计算方式和相关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工伤赔偿月工资的计算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白本人工资的概念,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受伤前一年里,每个月单位给你向社保部门申报用来缴纳工伤保险的工资数额,然后把这12个月的工资数额加起来再除以12得到的平均值。
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是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区所有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比如当地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是5000元,300%就是15000元,60%就是3000元。若你的本人工资是20000元,那么计算工伤赔偿月工资时就按照15000元算;若你的本人工资是2500元,那就按照3000元算。
不同的工伤赔偿项目,对月工资的计算方式和用途也有不同。像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的赔偿月数。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而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通常就是你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收入。
总之,工伤赔偿月工资的计算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项目来确定,并且要考虑本人工资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关系。遇到疑问时,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