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房土地出让金是怎么回事?
我最近在考虑购买一套经济适用房,听说涉及土地出让金的问题。我不太清楚这土地出让金到底是什么,该怎么计算,由谁来交。想了解一下这方面具体规定,以免之后出现问题,影响购房和房屋交易等情况。
展开


经济适用房土地出让金是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土地出让金就是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收取的相关价款。比如,原来是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后来要转让等情况,就可能要补交土地出让金。 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经济适用房在不同情况下土地出让金的缴纳有不同要求。如果是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取得契税完税凭证或房屋所有权证满五年后,按市场价出售所购住房,产权人应按原购房价格和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 ,计算公式为:土地出让金 =(现市场价 - 购买价)×70% 。 还有一种情况,国土房管局有补充规定,经济适用房上市要补交3%土地出让金 。 另外,经济适用房分不同类型,像经济适用房管理的房子(比如集资建房或者回迁房),交易的时候买方出3%的土地出让金;而经济适用房立项的房子(例如北京的回龙观等一些按经济适用房审批批地的),必须满5年才能交易,交易的时候要缴纳10%的综合地价款。 总之,经济适用房土地出让金的规定旨在保障住房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让经济适用房既能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又能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合理进入市场流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