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补发后是否可以仲裁赔偿金?


在拖欠工资补发后,劳动者是有可能可以通过仲裁要求赔偿金的。下面为您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了解“赔偿金”这个法律概念。简单来说,赔偿金是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害时,需要额外支付给劳动者的一笔钱,这是对劳动者权益受损的一种补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也就是说,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而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就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这里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要点。其一,一般需要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责令程序。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后,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其二,是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补发了工资,可能就不符合“逾期不支付”这一条件,劳动者要求赔偿金的请求可能就难以得到支持。但如果超过了劳动行政部门规定的期限才补发工资,那么劳动者就符合要求赔偿金的条件。举例来说,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10天内支付拖欠的工资,而用人单位在第15天才支付,这种情况下就属于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仲裁要求赔偿金。所以,拖欠工资补发后能否仲裁赔偿金,关键要看是否经过了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以及用人单位是否逾期支付。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劳动者通过仲裁要求赔偿金是有法律依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