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能认定工伤赔偿吗?
我在工作中疑似遭遇了合同欺诈,现在受了伤。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能不能认定工伤赔偿。我想知道合同欺诈和工伤赔偿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要是能认定,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展开


合同欺诈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赔偿。首先要明确,工伤是劳动者在从事本职工作过程中,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比如在车间正常工作时受伤,或是长期接触有害物患上职业病等。而合同欺诈是一方当事人故意传递不实信息或掩盖真相,诱导对方做错误决策。 认定工伤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款。职工符合这些情况可认定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事故伤害;工作时间前后在场所内,做与工作相关预备或收尾工作受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受伤害或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等伤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显然,合同欺诈不在工伤认定范围内。 不过,如果在工伤赔偿过程中,赔偿协议存在欺诈等情形,比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真实赔偿标准,诱导劳动者签订不合理协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若受伤劳动者实际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有权变更或撤销补偿协议,并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总之,合同欺诈本身不能认定为工伤赔偿,但在工伤赔偿协议环节若存在欺诈,劳动者有相应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概念: 合同欺诈:一方故意向另一方传递不实信息,或者故意掩盖事实真相,以诱导对方做出错误决策的行为。 工伤:劳动者在从事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在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场所内,且必须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