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能否作为劳动争议解决的依据?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和公司产生了劳动争议。公司说会按照他们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来处理,可我觉得那些规定不合理。我想知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到底能不能作为解决我们劳动争议的依据呢?心里很没底,希望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劳动争议解决的依据。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为了规范员工行为、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就像是公司内部的“法律”。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要想成为劳动争议解决的依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民主程序制定。这意味着规章制度不能是老板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而是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比如,公司要制定考勤制度,不能直接就发个通知,而是要和员工代表一起商量,听取大家的想法。 第二个条件是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这很好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不能和国家的法律对着干。例如,国家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0小时,公司就不能制定一个每周工作60小时的制度。 第三个条件是已向劳动者公示。公司不能制定了规章制度就藏着掖着,必须让员工知道有这些规定。常见的公示方式有发放员工手册、在公司公告栏张贴等。如果公司没有将规章制度公示给员工,员工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规定,那在劳动争议中就不能用这些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在劳动争议解决中就可能被作为依据。但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劳动者可以主张该规章制度不能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