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发工资和工资有什么区别?


预发工资和工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定义、性质、发放时间、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从定义和性质来看,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这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回报,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例如,小张在一家公司工作,每月按照他的工作时长、业绩等计算出的报酬就是工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而预发工资是用人单位预先发放给劳动者的一部分款项,它并非真正意义上基于劳动者已完成的全部劳动量所核算的报酬,更像是一种提前支取。比如,公司因为某些原因,提前给员工发放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是预发工资。 在发放时间方面,工资通常按照固定的周期发放,如每月、每半月等,这是根据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来确定的。就像大多数公司会在每月的5号或者10号发放上个月的工资。 预发工资则没有固定的发放时间规律,往往是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可能是因为公司资金回笼较快,提前预发给员工;也可能是遇到特殊情况,如节日、项目关键节点等,提前让员工有一定的资金安排。 从发放目的来讲,工资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已提供劳动的对价支付,是对劳动者劳动价值的体现。而预发工资的目的较为多样,可能是为了解决劳动者临时的资金需求,也可能是基于公司的资金调配策略。 在计算方式上,工资有相对明确和固定的计算方法,一般会根据劳动者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工资等各项组成部分来计算。而预发工资的金额通常由用人单位自行决定,没有严格的计算标准,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数额,也可能是预估的工资的一定比例。 总的来说,预发工资和工资虽然都与劳动者的收入有关,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劳动者需要了解这些区别,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