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有什么区别?
我看工资条上有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两个金额,不一样。我不太明白为啥会有差别,想知道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具体有啥区别,它们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这两者不同对我会有啥影响。
展开


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是工资发放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应发工资,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后,应该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总额。它包含了员工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各项收入。例如,公司与员工约定月基本工资是5000元,当月奖金1000元,那么应发工资就是6000元。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这里的工资总额其实就是应发工资的范畴。 实发工资则是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它是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了一些必要的费用后得到的金额。这些扣除项目通常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中个人缴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个人缴纳部分等。比如前面提到应发工资6000元,假设个人所得税缴纳50元,社保个人缴纳部分300元,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200元,那么实发工资就是6000 - 50 - 300 - 200 = 545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这些法律法规就是实发工资扣除相关费用的依据。 了解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的区别,有助于员工清楚知晓自己的收入构成和实际收入情况,在遇到工资纠纷等问题时,也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