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房产公证和不公证的区别是什么?
我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了套房子,家里人商量好由我来继承。我听说继承房产可以公证也可以不公证,不太清楚这两种情况有啥不同。想知道公证和不公证在手续、效力、费用这些方面都有啥区别,哪种方式对我更合适呢?
展开


继承房产时,公证和不公证存在多方面的区别。首先,从手续方面来看。办理继承房产公证时,继承人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材料,像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房屋产权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件、亲属关系证明等。接着要到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公证机构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查,可能还会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核实情况,确认材料真实合法后才会出具公证书。而不进行公证的话,继承人要通过诉讼或直接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若选择诉讼,需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由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或调解书;若直接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就要按照其要求提供各种证明材料,流程相对繁琐,需要继承人自己去收集和整理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 在效力方面,经过公证的继承文书具有较高的证明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直接认可公证书所证明的内容。而不公证的继承,如果涉及纠纷,继承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继承权,其证明效力需要经过法院或其他相关部门的认定。 费用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办理继承房产公证需要缴纳一定的公证费用,费用通常是按照房产的价值一定比例来收取的。而不公证走诉讼程序的话,要缴纳案件受理费等诉讼费用,费用标准根据诉讼标的额来确定;直接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过户,可能只需要缴纳一些工本费等少量费用。 综上所述,继承房产公证和不公证在手续、效力和费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是否存在继承纠纷、房产价值大小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