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发货如何认定及处罚?
我在网上买东西,商家显示已发货,但物流信息一直不更新,感觉像是虚假发货。我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这种情况算虚假发货吗?虚假发货是怎么认定的,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呢?
展开


虚假发货是指商家在没有真实发货的情况下,却向平台或消费者提供虚假的物流单号等发货信息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认定虚假发货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 在实际交易中,一般来说,如果商家上传了物流单号,但在合理时间内物流信息没有更新,比如超过了行业内通常的揽收时间仍未显示揽收记录,或者物流信息显示的发货地、商品信息等与实际情况不符,都有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发货。另外,如果商家根本没有将商品交付给物流公司,却提供了虚假的物流单号,这也是明显的虚假发货行为。 对于虚假发货的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商家虚假发货的行为构成欺诈,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此外,电商平台一般也有自己的规则来规范商家行为。如果商家被平台认定为虚假发货,可能会面临平台的处罚,比如扣除保证金、限制店铺权限、降低店铺评级等,以此来维护平台的交易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