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不发货的情况下,买家应该如何获得赔偿?


当卖家不发货时,买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赔偿: 首先,要明确卖家不发货属于违约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关于赔偿标准,不同平台和情况有所不同: - 在一些电商平台,卖家超时未发货,需向买家支付实际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违约金。例如部分规定是支付实际成交金额的10%作为违约金(除特殊商品外),24小时之内向同一买家赔偿的违约金总和最少是5元,最高不超出100元。如果卖家承诺的赠品超时未发货,也会按照类似规则支付违约金。若赠品有单独出售链接,按售价算;无出售链接且无标价,由客服参考市场价计算。 - 还有的规定卖家需支付商品实际成交金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0元,最低不少于5元,特定类目商品最低不少于1元。若买家发起投诉后,卖家在小二介入且判定投诉成立前未主动支付违约金,除赔偿违约金外,每次还将被扣除三分;若主动支付,则小二介入时不做扣分处理。 买家要求赔偿的途径有: - 与卖家协商和解。这是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双方可以就赔偿事宜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 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若与卖家协商无果,买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调解组织寻求帮助,由其介入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 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对卖家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要求卖家给予买家相应赔偿。 - 根据与卖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若买卖双方事先有仲裁协议,买家可以依据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裁决卖家承担赔偿责任。 -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最终的法律救济途径,买家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卖家承担违约责任并进行赔偿,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