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该如何赔偿?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方式较为多样,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根据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三条规定: - 要是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需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还要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这里的应得工资收入,就是因为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不能正常工作而损失的工资。 - 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要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 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得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 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医疗待遇外,也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 还有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其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明确,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指出,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另外,像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要进行违约赔偿。总之,具体赔偿要依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