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拖欠多久可以申请仲裁并且获得赔偿?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这个月工资已经晚发好多天了,我想知道工资到底拖欠多久我就能够去申请仲裁,并且还能拿到赔偿呀?我不太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让我心里有个底,知道什么时候该采取行动维护自己权益。
展开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工资延迟发放逾一个自然月,劳动者便可提起仲裁申请依法维权。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严格履行足额、按时支付员工薪资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从实际操作来看,只要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其实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时间限制,劳动者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之日起就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过从实践角度,建议在工资被拖欠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之后,就考虑采取行动 。比如通常按月发工资,单位超过一个月没支付工资,就该及时主张权利。 关于赔偿方面,劳动仲裁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以及支付的金额。如果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劳动者可能会获得相应赔偿。 另外,申请仲裁是有时间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不过,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还在继续,只是因为拖欠工资产生纠纷,那么这个仲裁时效期不受一年的限制。但要是劳动关系已经结束,就必须在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年内提出申请。 相关概念: 仲裁时效中断:指在仲裁时效进行期间,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从而使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仲裁时效中止:是指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暂时停止计算,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