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多久会被起诉?
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最近公司发工资不太准时,我有点担心工资会被拖欠。我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公司拖欠工资达到多长时间就可能会被我起诉来维护自己权益呢?主要就是想了解这个时间界限方面的问题。
展开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按月支付”包含了月薪形式发放以及每月支付的意思 。 不过,如果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同时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无主管部门的报市或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从诉讼时效角度讲,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从你知道公司拖欠工资开始计算,三年内你都可以起诉。 当遭遇工资拖欠,劳动者首先可以和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能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劳动仲裁前置:是指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如果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