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辞职能获得多少补偿?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是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的。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分析如下: **一、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时主动辞职有补偿的情形及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例如,劳动者从事的是有毒有害工作,而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或者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而用人单位未加以改善等。 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这包括未按照约定的时间支付工资,如无故拖欠工资;或者支付的工资数额不足,如克扣工资、未支付加班工资等。例如,用人单位每月15日发放工资,但经常拖延到20日甚至更晚才发放;或者劳动者加班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加班工资等情况。 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4.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例如,用人单位规定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且没有相应的加班补贴,这就违反了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和加班报酬的规定,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 5.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承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高额的工资待遇,但实际情况与承诺不符,这种行为就属于欺诈。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及法律依据** 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过错主动辞职并符合上述情形时,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 1.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例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用人单位应支付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比如,劳动者工作了8个月,此时应按照1年计算,用人单位需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例如,劳动者工作了3个月,用人单位应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主动辞职无补偿的常见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不存在上述过错情形,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如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家庭原因等,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劳动者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机会,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